个人简介
  • 赵老师
  • 太平洋保险
  • 所在地区: 甘肃省平凉市
  • 联系方式:4008454142
  • 关注我:
    微信
太保家园·南京 | 北交大原校长万爷爷:“携老伴和姐姐同住家园 一百个放心!”
2025-09-12  

图片


“让养老者的家人一百个放心,能毫不分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。这是太保家园对家庭最大的帮助,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。”

——北交大原校长、南京社区居民万明坤爷爷


这位曾掌舵北京交通大学的老校长,如今与老伴儿吴奶奶以及姐姐万奶奶一同选择在南京社区安度晚年,他们的故事,浸润着金陵古都的深厚底蕴,也折射出新时代养老的温度与智慧。


万明坤,男,92岁,桥梁专家,教授,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铁道学报编委会主任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1988年至1994年,担任北方交通大学(现北京交通大学)校长。后担任欧美同学会、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。现为南京社区居民。


万明明,女,95岁,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护理部主任,主任护师,中华护理学会总会理事。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伤护理,发表各类护理论文数十篇,出版了全国第一部《烧伤护理》专著。现为南京社区居民。


走遍世界,终归金陵根脉



万爷爷是地道的南京人,童年记忆里交织着紫金山的雄伟、扬子江的浩荡与秦淮河的秀美。战乱让他年少离乡,足迹不仅遍布上海、长沙、北京等国内多地,更因工作交流远赴世界各地。


万爷爷与国外友人在一起


但血脉的召唤始终强烈:“我的亲人中,第一、二、三代都在南京,我从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回来,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感觉。”这份深植于六朝文脉的归属感,最终牵引他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。


万爷爷在德国宿舍


慧眼择居,危难时的托付



选择太保家园,源于一次“及时雨”般的相助。一年前,万爷爷与万奶奶原先入住的养老院突陷财务危机,炎夏遭遇停水停电,生活陷入危险的境地。南京社区员工小李在得知此事后,第一时间伸出援手,向万爷爷推荐了太保家园南京社区。


万爷爷和老伴吴奶奶在南京社区小花园


万爷爷实地考察后,被南京社区“硬件软件俱佳、环境优美”的特质打动,当即与家人一同搬入。“财政是企业的血液,马虎不得。”万爷爷以管理者的洞见说道,“太保的稳健,给了我们最基础,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感。”


社区医生对万爷爷进行日常探访


管理有方,照护有情



作为资深教育管理者的万爷爷深谙“一级管好一级”的精髓,很欣赏南京社区管理层的平易近人与高效运行。同时,他也特别称赞基层团队为养老社区注入的“生气和活力”——活泼开朗的年轻员工与老人融洽互动,营造了温暖的“大家庭”氛围。


万爷爷在做训练


万奶奶一生投入护理事业,为了把宝贵经验留给后辈,因写书过度疲劳,导致两次脑梗,如今思维不清晰,情绪不稳定。万爷爷十分关注姐姐的健康,家园照护团队的付出让他十分动容:“看到小个子的照护师小赵抱她起床时吃力的样子,给她清理身上和床上的秽物时的专注,使我特别感动。这需要无微不至与无难不赴的爱心。”


万氏姐弟和照护师在家中


心安之处,即是家园



谈及太保家园对高龄长者家庭的核心价值,万爷爷一语中的:“让家人一百个放心。”这份放心,源于硬件环境的舒适、软件服务的专业,更源于管理的有序与护理的温情。万爷爷认为,太保家园解除了子女的后顾之忧,使长辈尊严养老,子女安心奋斗——这是对个体、家庭乃至社会的深层贡献。


万爷爷和居民朋友在下棋


如今,万爷爷经常在微信上分享家园的生活点滴,照片里是窗明几净的居所、绿意盎然的庭院、其乐融融的活动。他向同辈老友真挚建议:“太保在全国各地都有家园,若需选择养老院,不妨考察当地的太保家园。眼见为实,听说还能试住呢。”这份朴素的推荐,源于信赖,也是对家园温暖生活的真情流露。


万氏姐弟在家里看老照片


后记

从扬子江畔到紫金山麓,万爷爷的生命轨迹画了一个深情的圆。年少漂泊,足迹踏遍山河万里;暮年归根,心安栖于太保家园。在这里,不仅安放了他对金陵故土的眷恋,更以专业与温度,兑现了让家人“一百个放心”的承诺。


看着姐姐在细致照护中渐趋安宁,万爷爷的目光里,是漂泊者终得归宿的释然,更是对这片守护暮年尊严家园的深深信赖。太保家园,让落叶归根的故事,拥有了最温暖的注脚。